|
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 / 作者:方干 |
文戰偶未勝,無令移壯心。
風塵辭帝里,舟楫到家林。
過楚寒方盡,浮淮月正沈。
持杯話來日,不聽洞庭砧。
|
|
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解釋: 《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是一首唐代方干所作的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送喻坦之返回江東。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詞描繪的是詩人送別喻坦之回到江東的情景。詩人以文戰未果而無法鼓舞其斗志,隨著喻坦之離開帝都,他便要脫離風塵,返回江東的家鄉。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喻坦之的祝福和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文戰偶未勝,無令移壯心”表達了詩人在文戰中屢戰屢敗的無奈之情,也隱含了對喻坦之壯志未酬的感嘆。
第二句“風塵辭帝里,舟楫到家林”概括了喻坦之離開帝都,回到江東的情景。詩人用風塵辭帝里,形象地描繪了喻坦之告別都市的情景,而舟楫到家林,揭示了他回到家鄉的神往。
第三句“過楚寒方盡,浮淮月正沈”通過“楚寒”與“浮淮月”兩個景物的交替,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天地萬物的變遷。楚寒正要過去,浮淮月也正在沉下,象征著喻坦之離去的時刻的臨近。
最后兩句“持杯話來日,不聽洞庭砧”體現了詩人對喻坦之的美好祝愿。詩人祝愿喻坦之來日能夠如愿以償,成就一番偉業,并表示他不愿聽見洞庭砧的聲音,意味著他希望能夠隨時賞月消夜,與好友相聚。
整首詩詞雖然短小精悍,但通過對詞句的精心組合,展現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喻坦之的美好祝福,也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舊友離去的留戀之情。同時,通過一些景物描寫,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