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艾原客 / 作者:方干 |
原上桑柘瘦,再來還見貧。
滄州幾年隱,白發一莖新。
敗葉平空塹,殘陽滿近鄰。
閑言說知己,半是學禪人。
|
|
白艾原客解釋: 中文譯文:
在原野上,桑樹和楊樹都瘦弱了,再次回來,仍然看到貧窮景象。我在滄州隱居了幾年,白發卻只有一莖新發。敗葉堆滿了空無一人的防守壕溝,殘陽照亮了附近的居民。閑言閑語談及知己,其中有一半是學禪的人。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滄州隱居的經歷。原野上的桑樹和楊樹在作者離開后變得瘦弱,回來時仍然貧窮如初。作者在滄州隱居多年,頭發已經全白,只有一絲新發。敗葉堆積在空無人煙的壕溝里,殘陽照亮了附近的人們。而作者與朋友閑談時,發現其中有一部分是學禪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在隱居滄州的情景,表達了對時間流逝、世事變遷的感慨。桑樹和楊樹的瘦弱象征著原鄉的貧困和頹敗,時間的流逝沒有給他們帶來改變。而作者在滄州的隱居生活也沒有改變他的境況,只有一莖新發象征著年老的寥寥余額。敗葉堆積的壕溝和殘陽的照射襯托出人跡罕至的滄州,以及孤獨無依的感覺。閑談中發現的學禪之人,可能是作者與他們一樣追求心靈平靜和超脫塵世的隱居者。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和世事變遷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