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竹林寺 / 作者:方干 |
得路到深寺,幽虛曾識名。
蘚濃陰砌古,煙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聲。
聞僧說真理,煩惱自然輕。
|
|
游竹林寺解釋: 《游竹林寺》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方干。詩人游覽到了竹林寺,感嘆這個寺廟的幽靜與名聲。整首詩描寫了竹林寺的景色和氛圍,以及一種獲得真理的寧靜與解脫。
詩歌的中文譯文如下:
得路到深寺,
幽虛曾識名。
蘚濃陰砌古,
煙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
石泉流梵聲。
聞僧說真理,
煩惱自然輕。
詩人來到了深處的竹林寺,
這個幽靜虛幻的地方他曾經聞名。
墻壁上的青苔濃郁陰暗,仿佛古時的質地,
夜晚的時候,寺廟上升起了芳香的煙霧。
黎明時分,月亮下沉,松樹的嫩綠中泛起金色。
石泉流淌,發出佛教的梵音。
聽到僧人談論真理,
塵世煩惱自然減輕。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描繪竹林寺的景色,營造出一種靜謐幽怨的氛圍。詩人通過墻上的青苔、夜晚的煙霧、黎明時分的月亮和松樹,以及流淌的石泉,展現了竹林寺的神秘與寧靜。
同時,詩歌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通過聽僧人講述真理,獲得內心的寧靜與解脫的感受。通過游覽竹林寺,詩人似乎找到了煩惱減輕的平和狀態。
《游竹林寺》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畫面,在寂靜中傳遞了詩人對自然與真理的追求,以及對內心平和與解脫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