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鄉人鑒休上人別 / 作者:方干 |
此日因師話鄉里,故鄉風土我偏諳。
一枝竹葉如溪北,半樹梅花似嶺南。
山夜獵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蠶。
如今休作還家意,兩須垂絲已不堪。
|
|
與鄉人鑒休上人別解釋: 《與鄉人鑒休上人別》是唐代詩人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詩人與鄉親依依惜別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此日因師話鄉里,
因著師父的往事,與鄉里人交談,
故鄉風土我偏諳。
我對故鄉的風土人情更加熟悉。
一枝竹葉如溪北,
一片竹葉像溪水北岸的景色,
半樹梅花似嶺南。
半樹梅花有嶺南的景色。
山夜獵徒多信犬,
山夜獵戶常常要依靠獵犬,
雨天村舍未催蠶。
下雨天村舍還沒有督促人捉蠶。
如今休作還家意,
如今我不再有回家的意思,
兩須垂絲已不堪。
兩鬢的絲發早已變得不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鄉親依依惜別的情景,并通過描寫故鄉的風土人情和景色,表達了對故鄉的深厚感情。詩中描述了竹葉和梅花,分別代表了溪北和嶺南的特色。山夜獵戶和雨天村舍則描繪了鄉村的生活場景,展示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熟悉和眷戀。最后,詩人表達了不再有回家的意思,并通過描述自己的兩鬢已經發白來暗示自己年歲已高。
賞析:
《與鄉人鑒休上人別》以別鄉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寫種種細節,展示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厚感情。詩人通過對竹葉、梅花、山夜獵戶和雨天村舍的描寫,表達了對故鄉風土人情的熟悉和留戀之情。最后的兩鬢已發白的描述則是詩人年歲已高的象征,也是對歸鄉之意的否定。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種真摯的鄉愁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