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孫百篇游天臺 / 作者:方干 |
東南云路落斜行,入樹穿村見赤城。
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
映巖日向床頭沒,濕燭云從柱底生。
更有仙花與靈鳥,恐君多半未知名。
|
|
送孫百篇游天臺解釋: 《送孫百篇游天臺》是唐代方干的一首詩。以下為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東南云路落斜行,
行走在東南方向的云彩之路,
入樹穿村見赤城。
穿過樹林和村莊,看見了赤城山。
遠近常時皆藥氣,
無論遠近,常常彌漫著藥香,
高低無處不泉聲。
無論高處還是低處,都能聽到泉水的潺潺聲。
映巖日向床頭沒,
太陽照在巖石上,沒入了床頭,
濕燭云從柱底生。
濕漉漉的蠟燭發生了云狀,
更有仙花與靈鳥,
還有仙花和靈鳥,
恐君多半未知名。
恐怕你大概不太熟悉他們的名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孫百篇游天臺的景色和氣氛。詩中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東南云路、樹穿村莊和赤城山,將讀者置身于山水之間。詩人通過描寫,表達了自然界中無處不在的生命力和神奇景觀。詩人還提到了藥香和泉水聲,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
在最后兩句話中,詩人指出了還有一些神奇的元素,如映巖和濕燭云,以及仙花和靈鳥。這些元素給人一種不同尋常、超凡脫俗的感覺。最后一句話則顯得有些自嘲,表示這些神奇的元素可能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景色和氣氛,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壯麗,同時也傳達了一種超凡脫俗、陶冶心靈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