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不來 / 作者:方干 |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
去時初種庭前樹,樹已勝巢人未歸。
|
|
君不來解釋: 《君不來》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你不來,我左思右想,想問問誰,
寒冷來臨,無地寄放冬衣。
你離去的時候,剛剛栽下庭院中的一棵樹,
如今樹已經高聳起來,巢穴卻無人回歸。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思念遠方的心情。詩人思念的人或許是他心中的君主,也有可能是親友或戀人。詩中展示了詩人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他渴望早日相見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入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詩人以“君不來”作為開頭,顯示了他對君主或別離的人的思念之情。接下來,詩人用“遠路東西欲問誰”的問句,表達出他心中的疑惑和不安。
在第二聯的下半部分,詩人描繪了一個寒冬的景象,表達了他寂寞而無依的心情。冬天來臨,他無地可寄放冬衣,暗示他的遠方人沒有歸來,他內心的孤寂更加凸顯。
最后兩句以寥寥數語,傳達了詩人對離去者的思念之情。詩人在離去時種下一棵樹,此刻樹已經高聳,而那個巢穴里的人卻沒有歸來,表達了詩人與遠方人之間的時間和距離的鴻溝。
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同時通過描述寒冬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憂傷和凄涼的氛圍。這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離去的人的思念之情,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