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睦州烏龍山禪居 / 作者:方干 |
曙后月華猶冷濕,自知坐臥逼天宮。
晨雞未暇鳴山底,早日先來照屋東。
人世驅馳方丈內,海波搖動一杯中。
伴師長住應難住,歸去仍須入俗籠。
|
|
題睦州烏龍山禪居解釋: 《題睦州烏龍山禪居》
曙后月華猶冷濕,
自知坐臥逼天宮。
晨雞未暇鳴山底,
早日先來照屋東。
人世驅馳方丈內,
海波搖動一杯中。
伴師長住應難住,
歸去仍須入俗籠。
中文譯文:
太陽升起后,月光依然冷薄潮濕,
我自知道自己的坐臥方式讓我逼近天堂。
清晨的公雞尚未鳴叫在山的底部,
陽光先來照亮東邊的屋檐。
在喧囂的人世間,我駕馭自己的思緒,
海浪搖動著我手中的一杯酒。
與師長住在一起可能是困難的,
離開這里,我仍然需要回到塵世的籠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禪僧在烏龍山禪居中的情景和思考。詩人在黎明時分,看到月光依然在冷薄潮濕中蒼白地照耀著,意味著他的修行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深知自己的修行與坐禪讓他更加接近天堂,這是他內心的體悟和自我認知。早上公雞還沒開始鳴叫,陽光卻已經先照亮了他住的東邊的屋檐,這體現了他的早起自律和對生活的安靜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置身于喧囂的人世間,他掌握著自己的心靈和思緒,像掌控著海浪搖擺的一杯酒。詩人可能在這里與一位師長共同生活,但也意識到在禪宗修行中要長期住在一起可能是困難的。他知道終有一天他還需要回到塵世的籠中,重新投入到繁忙的人世中。
整首詩通過對禪居生活和禪宗修行的描繪,展示了禪宗修行者在人世間的獨立精神和內心對平靜與自由的追求。他們雖然放棄了世俗,與世隔絕,但心中仍有一份回歸塵世的思念和無奈。同時,詩中的山、月、雞等意象也為詩中的思考和情緒增添了變化和層次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