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 / 作者:方干 |
永懷難自問,此夕眾愁興。
曉韻侵春角,寒光隔歲燈。
心燃一寸火,淚結兩行冰。
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升。
|
|
除夜解釋: 詩詞《除夜》是唐代詩人方干所作。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除夜這一特殊時刻的思考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為:
永遠糾結,不能問自己,
除夜這時愁事更多。
晨光侵入冬角,
寒光透過年燈。
心中燃起一寸火,
眼中凍結兩行冰。
陽光溫暖并不遠,
太陽即將再次升起。
詩詞中的“除夜”指的是農歷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除夕。詩詞以對除夜的思考為主題,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糾結和焦慮。他認為除夜這個特殊的夜晚,不僅是所有愁事聚集的時刻,也是寒冬和新年燈火的交匯之時。
詩詞中提到了晨光侵入冬角和寒光透過年燈,描繪了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冬天的角落以及從年燈中透出的冰冷的光芒。這些景象與詩人內心的糾結相呼應,形成了寒暖對比的意象。
詩詞最后一句“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升”表達了希望和盼望的情感。詩人認為堅持誠實和正直的信念并不遙遠,太陽即將再次升起,帶來新的希望和溫暖。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對除夜的思考為主題,通過寒冷與溫暖、愁苦與希望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紛擾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