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晚苦寒 / 作者:方干 |
地氣寒不暢,嚴風無定時。
挑燈青燼少,呵筆尺書遲。
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
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
|
|
歲晚苦寒解釋: 《歲晚苦寒》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歲末嚴寒的景象,并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地氣寒不暢,嚴風無定時。
挑燈青燼少,呵筆尺書遲。
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
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
詩詞的意境是描繪歲末寒冷的景象。作者以地氣寒冷不暢,嚴寒的風沒有規律的吹襲來形容嚴冬的寒冷和刺骨的寒風。挑燈之下,青燼稀少,寫出了寒冷的夜晚,呵筆書寫,指的是書寫時的呼氣化為煙霧遲遲不散,凸顯了歲末的寒冷和冬日的寂寞。接下來的“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形象描述了冬天的景象:白兔(指月亮,因農歷月亮常被人形容為白兔)已經消失了很久,晨雞也還僵在原地不動,顯示出嚴寒的冬天似乎沒有盡頭。
最后兩句“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作者仰望著新年的到來,期待著喧囂和溫暖的春天。這里的“喧煦”指的是春天的繁榮和熱鬧,與前文中的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中,渴望春天的早日到來,結束嚴寒的季節。
整首詩寫景凄涼,寒冷的冬天使人感到孤寂和無奈,但作者通過對春天的期許,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美好的渴望。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詩意更加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