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歸日本 / 作者:方干 |
四極雖云共二儀,晦明前后即難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東域已過寅卯時。
大海浪中分國界,扶桑樹底是天涯。
滿帆若有歸風便,到岸猶須隔歲期。
|
|
送僧歸日本解釋: 詩詞《送僧歸日本》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中通過描繪航海圖景,表達了對僧人遠行歸國的祝福和期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四極雖云共二儀,晦明前后即難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東域已過寅卯時。
大海浪中分國界,扶桑樹底是天涯。
滿帆若有歸風便,到岸猶須隔歲期。
詩意和賞析:
詩人以航海的圖景為背景,寄托了對僧人的送別之情。首句“四極雖云共二儀,晦明前后即難知”,表達了天地之間的變化莫測,也暗喻行船出海的艱險和朝代更迭的無常。
接下來兩句“西方尚在星辰下,東域已過寅卯時”,通過對位置和時間的描寫,展現了僧人的遠行和回國的旅途。
下半首描述了大海和彼岸的國家。詩句“大海浪中分國界,扶桑樹底是天涯”,以大海為界,提及扶桑(指日本)作為離中國最近的東方國度,暗示了僧人遠行至九州扶桑之地。扶桑樹底的“天涯”一詞,將山、海、天三者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遼闊而美麗的景象。
最后兩句“滿帆若有歸風便,到岸猶須隔歲期”,表達了對僧人歸國的期盼和希望。雖然船上已經啟航,但只有順風才能迅速到達目的地,而即使到達對岸,還需等待歲月的流轉。
整首詩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遠行和歸國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僧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