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方干 |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
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
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
|
山中解釋: 《山中》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
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
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中文譯文:
追求自由自在,我與猿鳥為伍。
高泉水噴涌,孤樹中吹著風。
果實灑落盤盂上,云朵從篋笥中生。
我不愿安于明圣之日,最終成為一個釣漁之翁。
詩意:
《山中》是唐代詩人方干的作品。詩人反復強調了在山中散拙自在的生活態度,與猿鳥為伍,和自然環境同流合污。飛泉高升,獨特的噴泉景象給人以自由奔放之感。孤立的樹木中傳來的風聲,使得整首詩呈現出一種靜謐的氛圍。果實落在碗盤上,云朵從箱簍中升起,都展現出山中一份簡樸而自然的生活態度。詩人坦然接受了這種生活狀態,不愿甘心成為君王般的明君,最終選擇成為一個過釣漁之生活的普通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寧靜、自由的向往,并通過與猿鳥的相互依存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強調了他對純樸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高高升起的泉水與孤獨的樹木相對照,突顯了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心境。同時,作者對于朝廷生活的明圣之日不甘心,最終選擇了以釣漁翁的方式生活,表達出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簡潔明快,感覺自然,意境清新。通過詩中的描寫,使人產生寧靜、閑適、舒心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