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郎亭 / 作者:蘇軾 |
法花下有散郎亭,老樹荒崖如有情。
歡戚已隨時事去,壁間只有古人名。
|
|
散郎亭解釋:
《散郎亭》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座散郎亭,亭下有法花盛開,亭旁有一棵古老的樹,孤獨地矗立在荒崖上,給人一種有情有義的感覺。詩人在亭內歡欣鼓舞地度過的時光已隨著時光的流轉而消逝,唯有墻壁上留下了古人的名字。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法花下有散郎亭,
Under the blossoming law flowers stands a scattering pavilion,
老樹荒崖如有情。
An old tree stands on the desolate cliff, as if it possesses emotions.
歡戚已隨時事去,
Joy and sorrow have already gone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壁間只有古人名。
Only the names of the ancients remain on the walls.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散郎亭、法花、老樹和古人名字等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的感慨。散郎亭下法花盛開,象征著繁華和生機,而孤獨的老樹則象征著堅韌和執著。歡戚的時光已經隨著時事的變遷而離去,只有墻壁上留下了古人的名字,給人一種歷史的沉淀和傳承的感覺。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淡然超脫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以及對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
在賞析這首詩詞時,我們可以欣賞到蘇軾獨特的意境表達和深刻的思考。詩詞通過對法花、老樹和古人名字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法花的盛開和老樹的堅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寓意著生命的繁華和堅強。而古人名字的存在,則讓人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傳承的重要性。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抓住了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主題,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總之,《散郎亭》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文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以及對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