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添酒中六詠·酒龍 / 作者:皮日休 |
銅為蚴蟉鱗,鑄作鱙繆角。
吐處百里雷,瀉時千丈壑。
初疑潛苑囿,忽似拏寥廓。
遂使銅雀臺,香消野花落。
|
|
奉和添酒中六詠·酒龍解釋: 《奉和添酒中六詠·酒龍》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銅為蚴蟉鱗,鑄作鱙繆角。
銅龍的鱗片如同蚴蟉一般,鑄造成了它彎曲的角。
吐處百里雷,瀉時千丈壑。
當它噴出時,聲如百里之雷,流下時,形成千丈的壑。
初疑潛苑囿,忽似拏寥廓。
起初它仿佛隱藏在園林之中,后來又像是展開了廣闊的天地。
遂使銅雀臺,香消野花落。
于是它使得銅雀臺上的香煙消散,野花也隨之凋謝。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銅龍的形象,表達了一種壯麗而磅礴的氣勢。銅龍的鱗片閃爍著光芒,噴出時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流下時形成壯麗的景觀。詩人通過對銅龍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壯美,同時也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物事消逝的感慨。銅龍的出現使得原本美麗的銅雀臺上的香煙消散,野花凋謝,暗示著美好事物的短暫和消逝。整首詩詞以銅龍為主題,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