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子 / 作者:皮日休 |
隱隱聚若雷,噆膚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
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
何事覓膏腴,腹無太倉粟。
|
|
蚊子解釋: 蚊子
隱隱聚若雷,
噆膚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
微物教食肉。
貧士無絳紗,
忍苦臥茅屋。
何事覓膏腴,
腹無太倉粟。
中文譯文:
蚊子
微小的生物聚集如雷聲,
啄食肌膚卻永不滿足。
就算皇天不再平衡,
微小生物也能夠成為食肉者。
貧窮的人沒有華麗的紗衣,
忍受痛苦躺在茅草屋上。
為何要追求豐腴的肥沃之地,
肚子里卻沒有豐盛的糧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蚊子為主題,通過描繪蚊子的生存狀態(tài),表達了一種弱者的無奈和無能為力之情。詩人皮日休以細小的蚊子為象征,表現(xiàn)了社會底層貧窮人的艱辛生活。詩中幾乎每一句都描述了蚊子的不足和困境,強調(diào)了它們小而微弱的存在。
詩中第一句“隱隱聚若雷”描繪了蚊子成群的情景,以雷鳴的隱喻形象地表達了它們的數(shù)量之多。接下來的兩句“噆膚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則暗示了蚊子對于它們的生存資源的無盡渴望。
第三句“微物教食肉”表達了即使皇天不再平衡,微小的生物也能夠成為食肉者的觀點。蚊子這一小小的存在,也在社會中尋找生存資源。
最后兩句“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何事覓膏腴,腹無太倉粟”表現(xiàn)了窮人沒有華麗物品,只能忍受苦難的現(xiàn)實。盡管他們渴望生活的好轉(zhuǎn),但他們的胃里卻沒有足夠的食物。
整首詩通過對蚊子這一微小生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底層人民貧窮狀況的關(guān)注,以及對他們困境的思考。這首詩雖然簡短,但通過對微小生物的描寫,傳遞了一種深邃的思考和社會關(guān)懷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