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 / 作者:皮日休 |
成道自衰周,避世窮炎漢。
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
茲岑信靈異,吾懷愜流玩。
石澀古鐵鉎,嵐重輕埃漫。
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
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
巖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風日采幽什,墨客學靈翰。
嗟予慕斯文,一詠復三嘆。
顯晦雖不同,茲吟粗堪贊。
|
|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解釋: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遠離塵世的道士生活以及與自然的交織。
詩中以"成道自衰周,避世窮炎漢"來描述清遠道士避世修行的背景。"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則表達了雖然生活簡樸,但清凈的修行環境。接下來的詩句借助意象來描繪寺廟的景色,如"石澀古鐵鉎"和"嵐重輕埃漫",讓人感受到一種古樸而神秘的氛圍。
詩中也描繪了寺廟內的景物,如"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將讀者帶入一個幽靜的山間小徑。"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則展現了寺廟周圍的自然生態,充滿了生機。
詩的后半部分寫道"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形容了猿猴歸巢的景象,表達了寺廟內外的寧靜和和諧。"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則將讀者帶入夜晚,描述了蟾蜍鳴叫的場景。
詩的最后兩句"風日采幽什,墨客學靈翰。嗟予慕斯文,一詠復三嘆"表達了作者懷念文學的情感,借此表達了對自然和寺廟生活的贊美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清遠道士在虎丘寺的生活,展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清靜生活的向往和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