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齋四詠·小松 / 作者:皮日休 |
婆娑只三尺,移來白云徑。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遼夐。
葉健似虬須,枝脆如鶴脛。
清音猶未成,紺彩空不定。
陰圓小芝蓋,鱗澀修荷柄。
先愁被鷃搶,預恐遭蝸病。
結根幸得地,且免離離映。
磥砢不難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為君當畢命。
|
|
公齋四詠·小松解釋: 《公齋四詠·小松》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小松為題,描繪了一顆始生抱負的小松樹。
詩詞的意境是:這棵小松樹只有三尺高,被人移植到白云小徑上。它挺立在那里,向著蒼穹生發出對自由的企盼。它已經擺脫了寒冷嚴寒的凌彊山脈,樹葉修長如老龍的胡須,枝條脆弱如鶴的腿。清脆的松聲依然未能形成,藍色的樹身還沒有穩定下來。陰圓的小松冠像是芝蓋,鱗片之間的接觸感覺粗糙,修長的松柄顯得僵硬。人們希望它能夠破土而出,忍受野生鳥兒的搶奪,預防蟲蛆的入侵。但幸運的是,它已經安頓在這片土地上,不再迷失在眾芳競秀之中。雖然它顯得粗陋,但在晚年時仍能成長為松樹的樣子。因此,詩人暗示他也希望能完成自己的使命,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堅強不屈的生命力的贊美,表達了他對生活的執著和奮斗的渴望。它以小松樹為象征,通過描繪小松樹的成長和堅韌,傳達了作者對自身的期待和對社會的愿景。
詩詞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將小松樹的形態特點和生命力傳遞給讀者。通過以小松樹為主題,將個人的生命和價值與自然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價值和命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小松只有三尺高,
移到云徑如白毛。
挺立于空展宏志,
已擺脫險峰崎嶇。
葉似虬須強壯健,
枝脆如鶴下羽翼。
清音未能百鳥和,
樹身色彩空不定。
陰圓小芝似蘑菇,
鱗紋澀硬如蒲葵。
愁鳥來搶未能成,
因懼遭蟲蛀病侵。
幸得結根安家固,
不再離離受枝訓。
雖顯粗陋卻晚成,
為國家社會孜孜貢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小松樹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贊美和對奮斗的向往。通過描繪小松樹的形態特點和生命力,傳達了作者對于個人生命與社會發展的深入思考。詩詞的語言簡練,形象生動,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詩意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