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徑 / 作者:皮日休 |
蒙蘢中一徑,繞在千峰里。
歇處遇松根,危中值石齒。
花穿枲衣落,云拂芒鞋起。
自古行此途,不聞顛與墜。
|
|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徑解釋: 樵徑
蒙蘢中一徑,
繞在千峰里。
歇處遇松根,
危中值石齒。
花穿枲衣落,
云拂芒鞋起。
自古行此途,
不聞顛與墜。
【譯文】在茂密的樹叢中有一條小徑,
環繞在千峰之間。
在休息的地方遇到了松樹的根,
在崎嶇的道路上遇到了尖銳的石頭。
花朵穿過苫衣而落下,
云彩輕輕拂過芒鞋而起。
從古至今人們行走在這條道路上,
沒有聽說過有人摔倒或跌落。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為奉和魯望樵人十詠而作的一首詩。詩人以一條深處山林間的樵徑為題材,描述了樵人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的景象。他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樵人所經歷的種種困難和危險,如松根、石齒等,展示了樵人勇敢不屈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通過描寫花朵穿過苫衣而落,云彩拂過芒鞋而起,詩人表現出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最后,詩人通過“自古行此途,不聞顛與墜”這一句表達了樵人們在這條道路上從未聽聞過有人摔倒或跌落的堅強意志和不屈精神。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樵人行走在崎嶇山路上的情景,通過寥寥數語,展示了樵人們的勇敢和堅韌。同時,詩人通過花朵和云彩的形容,表現出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一種堅定和向上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