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望示廣文先生吳門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態(tài)…魯望之命也 / 作者:皮日休 |
我見先生道,休思鄭廣文。
鶴翻希作伴,鷗卻覓為群。
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
朝廷未無事,爭任醉醺醺。
能諳肉芝樣,解講隱書文。
終古神仙窟,窮年麋鹿群。
行廚煮白石,臥具拂青云。
應(yīng)在雷平上,支頤復(fù)半醺。
|
|
魯望示廣文先生吳門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態(tài)…魯望之命也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見到廣文先生,思念起鄭勉文。
鶴翻飛作伴,鷗卻尋找眾多。
逸好可以冠舉清月,高宜著上白云。
朝廷仍然有事情,爭相醉倒。
能夠理解肉芝的樣子,能夠講解隱含的書文。
終古以來的神仙洞穴,駐足的是麋鹿群。
行廚煮白石,臥榻拂青云。
應(yīng)該在雷平之上,扶睨回來半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皮日休所作,是給廣文先生的示愛之作。詩中借著對廣文先生的贊美,表達(dá)了對他高尚情操和清高操守的崇敬之情。
詩中描繪了先生的品格和行為,將其比作鶴和鷗,形容其獨立高飛,不拘俗世的特質(zhì)。逸好可以冠舉清月,高宜著上白云,表達(dá)了先生追求高尚境界的品味和追求。
此外,詩中也表達(dá)了對廣文先生的贊賞,他不僅通曉理解肉芝這樣珍貴的藥材的樣子,還能夠講解隱含的書文,顯示出他的學(xué)識和才華。
最后,詩人描繪了先生的理想境界和生活姿態(tài),將他設(shè)想在終古神仙窟中,伴隨麋鹿群,行走石室,臥于拂動的青云之上。這種意象表達(dá)了對廣文先生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的向往,以及他渴望與先生共享這樣純粹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優(yōu)美的描寫和豪放的想象,表達(dá)了對廣文先生高尚情操和清高操守的崇敬,同時也表達(dá)了詩人對美好境界和純粹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