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次野梅 / 作者:皮日休 |
蔦拂蘿捎一樹梅,玉妃無侶獨裴回。
好臨王母瑤池發(fā),合傍蕭家粉水開。
共月已為迷眼伴,與春先作斷腸媒。
不堪便向多情道,萬片霜華雨損來。
|
|
行次野梅解釋: 行次野梅
蔦拂蘿捎一樹梅,
玉妃無侶獨裴回。
好臨王母瑤池發(fā),
合傍蕭家粉水開。
共月已為迷眼伴,
與春先作斷腸媒。
不堪便向多情道,
萬片霜華雨損來。
譯文:
拂開垂蘿,我看到了一株野生的梅花,
宛如玉妃一般,獨自旋轉(zhuǎn)回轉(zhuǎn)。
它美麗地展現(xiàn)在王母的瑤池旁,
與蕭家的粉水相互映襯。
它和月亮已成為我目眩的伴侶,
與春天先成為了我銷魂的媒介。
我無法忍受,便走上了多情的道路,
萬片霜華因雨水而凋謝。
詩意與賞析:
《行次野梅》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作品,以野梅為題材,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凄美的命運。詩人通過對野梅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多情人物的關切。
詩的開頭寫道:“蔦拂蘿捎一樹梅”,以蔦和蘿拂開的景象揭示了梅花的嬌艷動人。接著,“玉妃無侶獨裴回”,以玉妃一樣的美麗形容梅花,強調(diào)了梅花的純潔和高貴。玉妃獨自回轉(zhuǎn),則暗示了梅花的孤獨和無依。
接下來,詩人寫道:“好臨王母瑤池發(fā),合傍蕭家粉水開”。這里詩人使梅花與王母和粉水相對應,突出了梅花的美麗和高潔之處。
然后,詩人寫道:“共月已為迷眼伴,與春先作斷腸媒”。這里將月亮與梅花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了梅花美麗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因而對梅花的深情。
最后兩句,“不堪便向多情道,萬片霜華雨損來”,表達了詩人對多情的不解和遺憾,同時也提醒人們世事無常,美好的事物不可持久。
整首詩以梅花為喻,以婉轉(zhuǎn)委婉的語言,表現(xiàn)了作者對梅花的欣賞和對愛情的思考。梅花作為冬季的花卉,表現(xiàn)了不畏嚴寒的生命力和孤獨的美。詩中揭示了大自然中的悲劇色彩,以及人世之間的悲歡離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