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暇日獨處寄魯望 / 作者:皮日休 |
幽慵不覺耗年光,犀柄金徽亂一床。
野客共為賒酒計,家人同作借書忙。
園蔬預(yù)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鶴糧。
無限高情好風(fēng)月,不妨猶得事吾王。
|
|
暇日獨處寄魯望解釋: 暇日獨處寄魯望
幽慵不覺耗年光,
犀柄金徽亂一床。
野客共為賒酒計,
家人同作借書忙。
園蔬預(yù)遣分僧料,
廩粟先教算鶴糧。
無限高情好風(fēng)月,
不妨猶得事吾王。
譯文:
閑日獨自處于無人的寧靜中,不覺已經(jīng)消逝了許多年光。
象牙扣上金制的琴弦亂在床上。
與野客一同計算著賒酒的錢,
與家人一同忙于借書的事務(wù)。
提前把園蔬分給僧人預(yù)備,
提前教導(dǎo)校量供應(yīng)白鶴的糧食。
對于無盡的高情感興趣好風(fēng)月,
也不妨一樣事奉于我的君王。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閑暇時光中獨自一人的生活。他悠閑而無所事事,不覺中年華逝去。他和野客一樣,為了賒酒而計算費用,同時也和家人們一起忙于借書。他把自己的園蔬提前分給了僧人,為的是預(yù)備供應(yīng)白鶴的糧食。盡管作者生活閑散,但他對于高尚的情感以及美好的自然風(fēng)光依然充滿熱愛。他表示,盡管他不事奉于君王,他仍然能夠自得其樂并且善良行事。
賞析:
這首詩樂章和著意境,具有典型的唐代詩風(fēng)。作者以自己閑暇時光的生活為切入點,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瑣碎的細節(jié),展示了一種恬逸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作者以詩人自身的角度,描述了他與家人、朋友的情感交流,并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熱愛。整首詩以質(zhì)樸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寧靜而充實的生活場景,使讀者沉浸在寧靜和舒適的氛圍中,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平和和滿足。詩中通過對不同角色和事物的描繪,體現(xiàn)出詩人對世事的洞察和思考,表達出一種知足常樂的生活態(tài)度。整體上,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流淌著唐代的閑適和自在之風(fēng),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