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 作者:皮日休 |
客省蕭條柿葉紅,樓臺如畫倚霜空。
銅池數(shù)滴桂上雨,金鐸一聲松杪風(fēng)。
鶴靜時來珠像側(cè),鴿馴多在寶幡中。
如何塵外虛為契,不得支公此會同。
|
|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解釋: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客省蕭條柿葉紅,
樓臺如畫倚霜空。
銅池數(shù)滴桂上雨,
金鐸一聲松杪風(fēng)。
鶴靜時來珠像側(cè),
鴿馴多在寶幡中。
如何塵外虛為契,
不得支公此會同。
中文譯文: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客省荒涼,柿葉紅艷,
樓臺如畫依靠在寒霜之中。
銅池上有幾滴雨滴在桂樹上,
一聲金鐸隨著風(fēng)吹過松樹尖。
靜謐的時候,白鶴偶爾飛臨佛像邊,
馴養(yǎng)的鴿子多在珍寶般的幡布中。
不知如何,身處塵世之外卻與你相契,
無緣與支公一同參禪領(lǐng)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作品,形式為七絕,描寫了開元寺的早晨景色和詩人在這里的感受。
詩人通過描寫客省的荒涼,形容了這個地方的蕭條和寂寞。柿樹葉子的紅色與蕭條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整個氛圍更加凄涼。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樓臺的樣子,如畫般美麗,似乎是寒霜之中的一幅畫。這里借用了美景的比喻,凸顯了寺廟的壯麗和莊嚴(yán)。
銅池上有幾滴雨滴落在桂樹上,金鐸一聲在松樹尖上響起。這些細(xì)節(jié)描寫使人感覺到了早晨的寧靜和清新,也加深了詩中的畫面感。
最后兩句,詩人描述了白鶴偶爾飛臨佛像旁,鴿子多在藏有珍寶的幡布中馴養(yǎng)。這里形象地表達(dá)了動物在寺廟中的存在,也暗示了它們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
整首詩以唐代的開元寺作為背景,詩人以客省早景為媒介,表達(dá)出一種禪定、寧靜和遙遠(yuǎn)的感覺。詩人仿佛在詠史,抒發(fā)自己對支公和佛法的思念,但卻在塵世之外,不能與支公再會。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dá)了對寺廟早晨景色的真實(shí)感受,同時也透露了詩人對禪宗思想和塵世間的遺憾和惆悵。整體表現(xiàn)出一種虛無和超越塵世的意境,給人以靜謐與思索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