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黃州梅花五絕 / 作者:蘇軾 |
不用相催已白頭,一生判卻見花羞。
揚州何遜吟情苦,不枉清香與破愁。
|
|
憶黃州梅花五絕解釋:
《憶黃州梅花五絕》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用相催已白頭,
一生判卻見花羞。
揚州何遜吟情苦,
不枉清香與破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黃州梅花的回憶和感嘆之情。詩人在年老之際回首往事,感嘆自己已經白發蒼蒼,時光荏苒。他一生追求理想,卻看到了花朵的凋零,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有所遺憾。詩人提到了揚州的何遜,暗示了他們共同面對了生活的苦難和困境。然而,詩人仍然欣賞梅花的清香,認為即使破碎和憂愁,也是值得的。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蘇軾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通過描述自己的白發和花朵的凋零,詩人展現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他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卻仍然珍視美好的事物,如梅花的清香。這種對生活的態度和情感的表達,顯示了蘇軾對于人生的獨特洞察力和豁達心態。
詩中的"一生判卻見花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成就的反思,他意識到自己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可能有所錯失。然而,他并不感到懊悔或失望,而是用"不枉清香與破愁"來形容梅花的價值。這種對于生活中美好與痛苦的綜合評價,體現了蘇軾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對人生的深邃思考。
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他對生活的獨特態度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通過描繪梅花的凋零與清香,詩人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生活意義的思索,使人們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引發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