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鵲 / 作者:皮日休 |
棄膻在庭際,雙鵲來搖尾。
欲啄怕人驚,喜語晴光里。
何況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
|
喜鵲解釋: 《喜鵲》是唐代詩人皮日休所作的一首短詩。詩中描繪了一幅庭院中喜鵲的形象。
喜鵲,
棄膻在庭際,
雙鵲來搖尾。
欲啄怕人驚,
喜語晴光里。
何況佞幸人,
微禽解如此。
中文譯文:
喜鵲,
扔下濃郁膻香在庭院中,
兩只鵲兒飛來扭動尾巴。
想啄食卻怕被人嚇到,
歡叫聲在晴朗的陽光中回蕩。
何況他們是佞幸之人,
于是這些微小的鳥兒能夠有自己的解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喜鵲為題材,通過描繪喜鵲的動作和行為,表達了作者對人們權欲和俗世的諷刺和反思。喜鵲是一種常見的鳥類,喜歡在清晨的時候活動。詩中的喜鵲扔下濃郁的膻香,是對于物質欲望的放棄,而雙鵲飛來搖動尾巴,象征著對于真實和純潔的追求。
詩中的喜鵲欲啄食卻怕人驚,喜語晴光里,是在表達作者希望人們能夠遠離物欲和偽善,追求內心的真誠和純潔。詩的最后兩句“何況佞幸人,微禽解如此”,是對于那些被世俗所迷惑、追逐權勢的人們的諷刺和嘲笑,認為即使是喜鵲這樣微小的鳥兒都能夠在晴朗的天空中找到自己的快樂和解脫,更何況那些權欲和俗世之人呢?
整首詩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喜鵲的形象和動作,表達了作者對于極力追求權勢和世俗欲望的人們的諷刺和反思。通過對于微小的鳥兒的贊美與諷刺,喚起人們對于真實、純潔和自由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