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憶故人(暮春) / 作者:蘇軾 |
華胥夢斷人何處。
聽得鶯啼紅樹。
幾點薔薇香雨。
寂寞閑庭戶。
暖風不解留花住。
片片著人無數。
樓上望春歸去。
芳草迷歸路。
|
|
桃源憶故人(暮春)解釋:
《桃源憶故人(暮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華胥夢斷人何處。
聽得鶯啼紅樹。
幾點薔薇香雨。
寂寞閑庭戶。
暖風不解留花住。
片片著人無數。
樓上望春歸去。
芳草迷歸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懷念故人的情感。詩人回憶起桃源仙境的美夢已經破碎,不知道故人身在何方。他聽到了鶯鳥在紅樹上啼鳴,看到了幾點薔薇花散發出的香雨。他的庭院冷落而寂寞,沒有人來往。溫暖的春風吹過,但它無法留住花朵,花瓣紛紛落下,仿佛有無數的人離去。詩人站在樓上眺望,只見春天已經歸去,茂盛的草木使回家的路變得模糊不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對桃源夢的懷念和對故人的思念之情。桃源被視為理想的境地,象征著純潔和安逸,而華胥則是傳說中的仙境之地,花開花落,人來人往,寄托了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回憶。鶯啼紅樹,薔薇香雨,春風留不住花朵,都是對逝去的時光和人事的描繪。詩人對庭院的描寫,寂寞閑庭戶,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失落。最后,詩人望著歸去的春天和迷茫的歸途,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詩意境優美,音韻和諧,抒發了詩人對往事和故人的懷念之情,給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