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和前韻) / 作者:蘇軾 |
霜鬢真堪插拒霜。
哀弦危柱作伊涼。
暫時流轉為風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長笛賦山陽。
金釵玉腕瀉鵝黃。
|
|
浣溪沙(和前韻)解釋:
《浣溪沙(和前韻)》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霜鬢真堪插拒霜。
哀弦危柱作伊涼。
暫時流轉為風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
莫因長笛賦山陽。
金釵玉腕瀉鵝黃。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軾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通過描繪自己發白的鬢發、悲傷的琴弦、搖搖欲墜的柱子,以及流逝的時光中的一瞬間,作者感嘆人生短暫而易逝,一切都在不斷變幻。盡管如此,作者仍然希望自己的才華和作品能夠流傳下去,成為后人所贊美和傳頌的風光。
賞析:
1. 詩詞以蘇軾獨特的意境和細膩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通過描寫自己的鬢發發白、琴弦悲涼、柱子搖搖欲墜等形象,表達了對歲月的感慨和自身的衰老之感。
2. 詩詞運用了富有音樂感的韻律和押韻,使整首詩詞的節奏流暢優美。蘇軾善于運用音韻和押韻,使得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了一種音樂般的美感。
3. 詩詞最后幾句提到了清尊、長笛、山陽等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能夠留下傳世之作,被后人所贊美和傳頌。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感嘆和對才華流傳的期望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易逝的思考和對自身才華的追求,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詩詞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