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 / 作者:韓偓 |
遐方不許貢珍奇,密詔唯教進荔枝。
漢武碧桃爭比得,枉令方朔號偷兒。
封開玉籠雞冠濕,葉襯金盤鶴頂鮮。
想得佳人微啟齒,翠釵先取一雙懸。
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
應是仙人金掌露,結成冰入蒨羅囊。
|
|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
遐方不許貢珍奇,
密詔唯教進荔枝。
漢武碧桃爭比得,
枉令方朔號偷兒。
封開玉籠雞冠濕,
葉襯金盤鶴頂鮮。
想得佳人微啟齒,
翠釵先取一雙懸。
巧裁霞片裹神漿,
崖蜜天然有異香。
應是仙人金掌露,
結成冰入蒨羅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詩人韓偓創作,描述了他來到福州后贊美荔枝的美味和珍貴。詩中通過對比古代君王賞賜的寶貴珍奇物品與荔枝的優越地位,表達了荔枝的珍貴和獨特之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以描繪荔枝的鮮美和獨特性。
首先,詩中提到“遐方不許貢珍奇”,表明荔枝的價值超過了其他珍貴物品。接著,詩中提到“漢武碧桃爭比得”,指的是荔枝的美味勝過了傳說中的漢武之碧桃,暗示了荔枝的特殊之處。
詩中還出現了對佳人的暗示,通過“想得佳人微啟齒,翠釵先取一雙懸”,表達了作者對佳人對荔枝的喜愛和期待。此外,詩中還描繪了荔枝的顏色和香氣,如“封開玉籠雞冠濕,葉襯金盤鶴頂鮮”,以及“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使詩中的荔枝更加生動和美味。
最后,詩中提到荔枝是“仙人金掌露”,“結成冰入蒨羅囊”,以表示荔枝的珍貴之處。這兩句詩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荔枝的稀有和難得。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荔枝的色香味,運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荔枝的珍貴和美味之情,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佳人的思念和期待。詩中的意象鮮明,形象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