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旅宿 / 作者:錢起 |
九秋旅夜長,萬感何時歇。
蕙花漸寒暮,心事猶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
每聞長樂鐘,載泣靈臺月。
明旦北門外,歸途堪白發。
|
|
長安旅宿解釋: 《長安旅宿》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秋旅夜長,萬感何時歇。
蕙花漸寒暮,心事猶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
每聞長樂鐘,載泣靈臺月。
明旦北門外,歸途堪白發。
詩意:
《長安旅宿》描繪了一個在長安旅途中的游子的內心感受和情緒。詩人以九秋的夜晚為背景,描述了漫長的旅途和游子內心的痛苦和思鄉之情。蕙花漸漸凋謝,暮色降臨,旅途的寒冷也讓詩人心中的煩憂更加清晰。詩人倍感世道的曲折和艱難,覺得自己與官僚權貴之間隔著天門闕,舉步維艱。每當聽到長樂鐘聲,他都會激起無盡的悲傷,似乎在靈臺上哭泣著皎潔的月光。第二聯表達了詩人一夜旅途之后,清晨即將離開長安返回家鄉的心情,他感到歲月的流逝,白發已經隱隱可見。
賞析:
《長安旅宿》以旅途為背景,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將游子的孤寂、痛苦和思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詩人對長安的鐘聲和月光進行了獨特的象征運用,使得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整首詩抒發了游子面對困境和離別的心情,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展現了唐代詩人對于人生苦短、離愁別緒的深刻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