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城初陷,與薛員外、王補闕暝投南山佛寺 / 作者:錢起 |
日昃石門里,松聲山寺寒。
香云空靜影,定水無驚湍。
洗足解塵纓,忽覺天形寬。
清鐘揚虛谷,微月深重巒。
噫我朝露世,翻浮與波瀾。
行運遘憂患,何緣親盤桓。
庶將鏡中象,盡作無生觀。
|
|
東城初陷,與薛員外、王補闕暝投南山佛寺解釋: 東城初陷,與薛員外、王補闕暝投南山佛寺
日昃石門里,松聲山寺寒。
香云空靜影,定水無驚湍。
洗足解塵纓,忽覺天形寬。
清鐘揚虛谷,微月深重巒。
噫我朝露世,翻浮與波瀾。
行運遘憂患,何緣親盤桓。
庶將鏡中象,盡作無生觀。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太陽西沉石門里,松樹的聲音在山寺里傳來,寺院里寒冷。
香云空靈,靜靜地映照著,水面平靜,沒有涌動的波瀾。
洗凈腳上的塵埃,解開頭上的纓帶,突然感覺天地變得寬廣。
清澈的鐘聲在山谷中回蕩,微弱的月光深深地映照著群山。
唉,我這朝露一樣的世界,翻滾著浮躁和波瀾。
行運遇到憂患,為何要親自糾纏其中。
或許應該將自己看作鏡中的影像,盡情體驗無生的觀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東城初陷之時,與薛員外、王補闕一起夜晚投宿在南山佛寺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尋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詩中的石門、松聲、香云、定水等景物形象生動,給人以清凈、寧靜的感覺。作者洗凈塵埃、解開纓帶的動作,象征著放下塵世的束縛,感受到天地的寬廣。清澈的鐘聲和微弱的月光則增添了詩中的寧靜和深邃感。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幻的感慨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作者將自己比作朝露,表示世間的浮躁和波瀾不安。行運遇到憂患,作者感到困惑和無奈,不明白為何要親自糾纏其中。最后一句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觀念,將自己看作鏡中的影像,體驗無生的境界。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繁華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詩意深邃,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