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柏巖老人 / 作者:錢起 |
日與麋鹿群,賢哉買山叟。
龐眉忽相見,避世一何久。
林棲古崖曲,野事佳春后。
瓠葉覆荊扉,栗苞垂甕牖。
獨歌還獨酌,不耕亦不耦。
磽田隔云溪,多雨長稂莠。
煙霞得情性,身世同芻狗。
寄謝營道人,天真此翁有。
|
|
贈柏巖老人解釋: 《贈柏巖老人》是一首唐代錢起的詩。詩中描述了詩人給柏巖老人送行的情景和對老人的贊美之情。
詩中提到,柏巖老人與麋鹿群一起度過日子,獨自居住在山間。他有龐大的眉毛,與詩人相見時,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與外界接觸了。他居住在古崖洞穴中,觀賞著山野間的美景,以及春天的美好。
柏巖老人的住所門前覆滿了瓠葉,門口的簍筐上垂掛著還未成熟的栗子果實。他獨自一人唱歌、自酌,沒有耕種和耦耕的煩惱。
磽田隔開了柏巖老人的住所和云溪,他住的地方常常下雨,長滿了稂莠。
然而,柏巖老人仍然能領悟到煙霞景色的情感,仿佛他的身世與世俗美好與狗和芻草一樣平凡。詩人借此表達了對老人的敬佩和贊美。
最后,詩人將這首詩寄給了謝營道人,表達了對謝營道人的敬意,同時表示柏巖老人純真的性格和個人的獨立性。
整首詩歌透露出對自然、孤獨、沉思以及對簡樸、自由的追求的主題。通過對柏巖老人的描寫和贊美,詩人表達了對純真和獨立精神的向往和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