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瑞龍觀道士 / 作者:錢起 |
不知誰氏子,煉魄家洞天。
鶴待成丹日,人尋種杏田。
靈山含道氣,物性皆自然。
白鹿顧瑞草,驪龍蟠玉泉。
得茲象外趣,便割區中緣。
石竇采云母,霞堂陪列仙。
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
|
|
過瑞龍觀道士解釋: 詩詞:《過瑞龍觀道士》
作者:錢起(唐代)
不知誰氏子,煉魄家洞天。
鶴待成丹日,人尋種杏田。
靈山含道氣,物性皆自然。
白鹿顧瑞草,驪龍蟠玉泉。
得茲象外趣,便割區中緣。
石竇采云母,霞堂陪列仙。
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
中文譯文:
我不知道是哪家子弟,修煉魂魄的居所如仙境。
仙鶴等待煉化成丹的日子,人們尋找種植杏樹的田地。
靈山蘊藏道家的氣息,萬物性質都隨自然。
白鹿低頭觀望瑞草,驪龍盤踞在玉泉邊。
在此得到與世外有關的趣味,于是割斷了塵世中的緣分。
石竇中采集云母,霞堂里陪列仙人。
主人善待來訪的客人,仙柯已爛忘卻了歸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神秘的地方——瑞龍觀,以及居住在那里的道士們的生活。詩人用凝練而幽深的筆觸,表現了道家思想的一些要點,強調了自然、修煉、超越塵世等主題。
詩人以一種不知道的態度引出詩中的地點和人物,這種語氣增加了神秘感,使讀者更加好奇。瑞龍觀似乎是修煉的圣地,那里的道士們正在通過煉化魂魄來尋求仙境。這種修煉的過程需要時間,如同仙鶴等待著自身化為丹藥的那一刻。
詩中提到的“靈山”蘊含著道家的道法和氣息,萬物的性質都隨自然而行。白鹿顧盼著瑞草,驪龍盤踞在玉泉邊,表現了自然界的祥和景象,也暗示了在這個仙境中的神奇景觀。
“象外趣”表達了在這個地方能夠獲得與塵世不同的快樂和趣味。割斷“區中緣”,意味著與塵世的聯系被切斷,尋求超越物質和現實的境界。
詩人通過石竇中采集云母、霞堂陪列仙人等描寫,突出了瑞龍觀的奇幻與神秘。主人“善止客”,以及“柯爛忘歸年”,表現出主人的隨和和無欲無求,讓來訪的客人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氛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神秘的仙境和道士生活的描寫,強調了道家思想中追求超越塵世、與自然融合的精神,展示了唐代詩人錢起的才華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