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武出獵 / 作者:錢起 |
漢家無事樂時雍,羽獵年年出九重。
玉帛不朝金闕路,旌旗長繞彩霞峰。
且貪原獸輕黃屋,寧畏漁人犯白龍。
薄暮方歸長樂觀,垂楊幾處綠煙濃。
|
|
漢武出獵解釋: 《漢武出獵》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漢武帝出獵為背景,描繪了盛世繁榮、君王威嚴和大自然的景象。
詩中描述了漢家無事的年代,皇帝漢武帝在時光車流過的年年都出九重宮闕去狩獵。他不懷玉帛金錢,只顧征獵之樂。旌旗在彩霞峰之間長久地往返。
詩人用"貪"和"畏"來形容漢武帝的行為,顯示了他對于原獸的狂熱和對白龍的敬畏之情。雖然黃屋華麗,但在漢武帝看來卻不足以吸引他的目光,而白龍則是他唯一忌憚的存在。
薄暮時分,漢武帝帶著旗幟回到長樂觀,經過幾處綠意濃郁的垂楊,從而結束了一天的狩獵之行。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漢武帝出獵的盛況,展示了古代帝王的威嚴和自然的壯麗景色。整首詩寥寥幾筆勾勒出了壯麗景象,給人以豪邁和振奮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