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劉賓客高齋(時公初退相,一作春題劉相公山齋) / 作者:錢起 |
能以功成疏寵位,不將心賞負云霞。
林間客散孫弘閣,城上山宜綺季家。
蝴蝶晴連池岸草,黃鸝晚出柳園花。
日陪鯉也趨文苑,誰道門生隔絳紗。
|
|
登劉賓客高齋(時公初退相,一作春題劉相公山齋)解釋: 《登劉賓客高齋》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劉賓客的高樓,遠望山水風景和城市景色,表達了對退隱之士和自然景物的贊美與賞識。
中文譯文:
能以功成疏寵位,不將心賞負云霞。
林間客散孫弘閣,城上山宜綺季家。
蝴蝶晴連池岸草,黃鸝晚出柳園花。
日陪鯉也趨文苑,誰道門生隔絳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對比,表達了錢起對退隱生活和自然美的推崇。詩人通過描述劉賓客的高樓,表現了劉賓客成功地從政治舞臺上退下來,不再受寵,但他并未因此而追求名利,反而將心靈寄托在云霞之間,追求高遠的境界。這種隱逸的心態與現實的功成名退形成鮮明的對比。
接下來的幾句則切換到自然景物和閑適的場景,描繪了林間客人離開孫弘閣(孫弘是一個古代隱士的名字),城上的山色適合季家(可能指劉賓客),以及蝴蝶在晴天飛舞在池岸的草地上,黃鸝在傍晚時分飛出柳園中的花叢。這些描寫增強了詩中的寧靜、愜意和恬淡之感,與劉賓客的退隱心態相呼應。
最后兩句則表現了詩人與友人一同前往文苑,賞識文人雅士的才華。但是這種門生之間的交流,卻因隔絳紗而無法親近,這里隔絳紗可以理解為層層隔閡和紛擾之意,暗示了現實世界中的種種阻礙。
整首詩充滿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美和內心寧靜的渴望,同時也揭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通過自然景物與人物的交融,詩人展示了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