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歸嚴明府題門 / 作者:錢起 |
降士林沾蕙草寒,弦驚翰苑失鴛鸞。
秋中回首君門阻,馬上應歌行路難。
|
|
晚歸嚴明府題門解釋: 《晚歸嚴明府題門》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詩歌。這首詩以作者晚歸嚴明府門前為背景,表現了士人在追求仕途和學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抒發了對途中險阻和離別的感慨。
詩詞原文:
降士林沾蕙草寒,弦驚翰苑失鴛鸞。
秋中回首君門阻,馬上應歌行路難。
中文譯文:
降士林(指儒士)的袍服沾滿蕙草的寒氣,琴弦驟然震驚了翰苑(指文官學府),鴛鸞(指仙鳥,引申為夫妻)失散了。
秋天回首時,君門阻隔重重,騎馬奔馳應當歌唱,但行路卻困難重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晚歸嚴明府門前的情景,以及士人的心情。詩人以生動的意象,表現了儒士的清冷形象,袍服上沾滿了寒冷的蕙草,象征了士人的志向與寵辱不驚的心態。同時,琴弦的聲音震驚了翰苑,暗示了士人受到官場風波和挫折的影響,導致夫妻之間的分離。這種以琴弦驚鴛鴦,暗示人事變遷的手法,在唐代詩歌中并不常見,增強了詩歌的獨特性。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士人追求仕途和學業的艱辛。秋中回首,君門阻隔,說明了士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常常受到阻礙和隔閡,而馬上應歌行路難,表現出士人在艱難險阻面前的豪情壯志。整首詩以婉約的筆法,表現了士人的堅韌、才情和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仕途和學問的不易,以及對途中坎坷和別離的深切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