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舍贈鄭賁 / 作者:錢起 |
結交意不薄,匪席言莫違。
世義隨波久,人生知己稀。
先鳴誓相達,未遇還相依。
一望金門詔,三看黃鳥飛。
暝投同旅食,朝出易儒衣。
嵇向林廬接,攜手行將歸。
|
|
客舍贈鄭賁解釋: 《客舍贈鄭賁》是唐代錢起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結交意不薄,
匪席言莫違。
世義隨波久,
人生知己稀。
先鳴誓相達,
未遇還相依。
一望金門詔,
三看黃鳥飛。
暝投同旅食,
朝出易儒衣。
嵇向林廬接,
攜手行將歸。
中文譯文:
與你做朋友情意不淺,
在座請勿違背我的言辭。
世間的道義常隨著波浪而變化,
人生中真正的知己卻很稀少。
早早發出宣言誓言要相互達成,
雖然我們尚未相遇,但仍相依。
遠眺金門臺那頒布的政令,
三次目睹黃鳥展翅高飛。
夜晚投宿同行的旅館,
清晨出門換上儒士的服飾。
我們一同前往嵇康所在的林廬,
手拉手,一同歸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錢起對友誼的珍視和贊美。詩人曾經結交過很多人,但真正能夠成為知己的卻非常稀少。在世態炎涼的社會中,人們的道義常常隨著潮流起伏變化,而真正堅守信仰和友情的人卻罕見。
詩中的“金門詔”指的是唐朝時代的金門臺,那里是政府發布政令和命令的地方。詩人表示遠眺這個地方,并多次目睹黃鳥高飛,意味著他希望與友人在這樣的道義和誠信之地相聚。
詩的最后一段描述了詩人和友人一同旅行的情景,他們夜晚投宿在相同的旅館,清晨一同出門穿上儒生的服飾。他們攜手前往林廬,也就是古代文士嵇康的居所,表達了對友情的承諾和相互支持的決心。
整首詩寫作簡練,表達了作者對珍貴友誼的贊美以及對堅守道義的追求。通過描繪友人的相遇、互助與歸途,表達了詩人對真正友誼的渴望和對世間繁雜事物的思索。同時,詩中語言簡練、意境凝練,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