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送別) / 作者:蘇軾 |
玉觴無味。
中有佳人千點淚。
學道忘憂。
一念還成不自由。
如今未見。
歸去東園花似霰。
一語相開。
匹似當初本不來。
|
|
減字木蘭花(送別)解釋:
《減字木蘭花(送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觴無味。
中有佳人千點淚。
學道忘憂。
一念還成不自由。
如今未見。
歸去東園花似霰。
一語相開。
匹似當初本不來。
詩意:
這首詩的主題是離別和思念。詩人描述了在一次宴會上,玉觴中的酒變得無味,因為他意識到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在默默地流淚。他感到憂愁,但他決心追求學問,以忘卻煩惱。然而,他發現即使他追求了道德修養,他的內心仍然不自由。此時,他想起了與他分別的人,但他無法再次見到她。他回到東園,看到花朵像雪花一樣飄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之間的對話仿佛是當初他們相識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入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離別和思念之間的內心掙扎。最初的兩句描述了一次宴會中的情景,通過對玉觴無味和佳人淚點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感傷。接下來,詩人表達了他通過學習道德來擺脫憂愁的努力,但他意識到即使他在學問上有所成就,他的內心仍然不自由。這種內心的困擾和無奈通過“一念還成不自由”的形象化描述得到了強化。
詩中的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回到東園時的景象,花朵像雪花一樣飄落。這種景象與他們初次相識時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一句“一語相開,匹似當初本不來”表達了詩人與離別的人之間的對話仿佛是從未有過的一樣,暗示著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像最初那樣親密無間。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離別與思念的情感,并通過描繪景物和對話來增強了詩意的層次感。蘇軾以他獨特的表達方式捕捉了人情世態中的細微變化,使讀者在品味詩意時能夠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思念的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