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征君讀書 / 作者:盧綸 |
臨杯忽泫然,非是惡離弦。
塵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
感物如有待,況依回也賢。
|
|
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征君讀書解釋: 詩詞:《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征君讀書》
臨杯忽泫然,
非是惡離弦。
塵陌望松雪,
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
寒鹿守冰泉。
感物如有待,
況依回也賢。
中文譯文:
臨別時,我不禁淚流滿面,
并非因為離別之苦。
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眺望著松樹上的雪,
我自慚形穢,而你卻如此年輕。
幽靜的僧侶曬著山中的果實,
寒冷的鹿守護著冰泉。
我感觸萬物,仿佛還有更多要等待,
更何況你歸來也是如此賢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盧綸所作,寫給趙真長的送別之作。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趙真長離去的感慨和惋惜之情,同時也對他的追求和成就表示贊賞。
首先,詩人在離別時忽然淚流滿面,但他強調這并非是因為離別之苦,而可能是因為內心的感動或其他情感的觸動。這種淚水的流淌可能是對趙真長的深情厚意的表達,以及對他的離去所帶來的思考和感慨。
接下來,詩人以自比的方式,將自己形容為衰老,而把趙真長形容為年輕。這種對比凸顯了趙真長的才華和潛力,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佩和期待。
詩中還描繪了一些自然景物,如塵土飛揚的道路上的松雪、山中的果實和冰泉,這些景物營造了一種幽靜、清寂的氛圍。這些景物的描繪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趙真長的忠告和期望,希望他能在讀書中保持清靜和專注,像幽僧一樣曬出山中的果實,像寒鹿一樣守護內心的純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趙真長的期待和信任。詩人認為自己對于世事的感悟還有待提高,而趙真長的歸來將會是一個賢明的選擇,進一步展示他的才華和魅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比手法,表達了對趙真長的贊賞和期待。它既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又體現了唐代文人對學子的期望和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