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 / 作者:盧綸 |
挺赟惠學(xué)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
一齋三請紀行詩,誚我垂鞭弄鳴鏑。
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
虎跡印雪大如斗,閏月暮天過得無。
|
|
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解釋: 《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是唐代詩人盧綸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
他是德高學(xué)問淵博的儒釋之才。
袖中珍藏顏徐的真跡,
挺赟以此自豪。
一番齋戒之后,我多次請他寫下游歷的詩篇,
他卻嘲笑我只拿鞭子玩弄箭鏃。
寺中懸掛金榜,半山的角落,
石路荒涼,松樹已經(jīng)枯死。
雪地上有虎的蹤跡,它們大如斗,
閏月的暮色中,天空顯得無邊無際。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盧綸送別挺赟歸翠微寺的情景,并借此表達了對挺赟的贊揚和自嘲之情。挺赟被描繪為一位學(xué)問淵博、德行高尚的儒釋之才,他在袖子中珍藏著顏徐的真跡,這讓他引以為傲。盧綸則以自己請挺赟寫詩的行為自嘲,認為自己只是玩弄鞭子和箭鏃而已。
詩中還描繪了翠微寺的景象,寺中懸掛著金榜,但寺廟卻位于山的半邊,石路荒涼,松樹已經(jīng)枯死,呈現(xiàn)出一種凄涼的氛圍。雪地上有虎的蹤跡,虎跡巨大,閏月的暮色中,天空顯得廣闊無邊。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挺赟歸寺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挺赟和自己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挺赟學(xué)問和品德的欽佩之情,并用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無足輕重感。詩中描繪的翠微寺的景象凄涼而寂靜,與挺赟的卓越之才形成鮮明的對比。虎跡印雪的描寫,以及閏月暮天的描繪,給人一種幽靜而遼闊的感覺,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變幻。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fù)雜的情感和意象,通過對翠微寺景象的描寫,與挺赟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自身價值的深刻思考。同時,通過對自己的嘲笑,表達了一種自我調(diào)侃和謙遜的態(tài)度。這首詩在形象描寫和情感表達上都具有深度和內(nèi)涵,展現(xiàn)了盧綸扎實的寫作功底和細膩的情感體驗,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賞的唐代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