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奚中丞東齋壁畫山水…得樹杪懸泉送長安趙元陽少府 / 作者:盧綸 |
素壁畫飛泉,從云落樹顛。
練垂疑葉響,云并覺枝偏。
利物得雙劍,為儒當一賢。
應思灑塵陌,調膳亦芳鮮。
|
|
達奚中丞東齋壁畫山水…得樹杪懸泉送長安趙元陽少府解釋: 《達奚中丞東齋壁畫山水…得樹杪懸泉送長安趙元陽少府》是唐代盧綸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達奚中丞東齋壁畫山水,
從云中飛流泉水跌宕。
流水垂下,疑似樹葉的聲響,
云霧籠罩下,覺得樹枝都偏斜。
雙劍能斬物,儒者應為賢者。
在這里,應當思念遙遠的塵土大道,
也要享受美食的芬芳鮮美。
詩意:
這首詩以東齋壁畫山水為背景,描繪了飛泉從云中落下的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儒者的理想追求。詩中提到的雙劍象征著儒家學問的重要性,儒者應當成為一位賢者,用學識和智慧來服務社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塵土大道的思念和對美食的向往,展現了生活情趣和人文關懷。
賞析:
這首詩以壁畫山水為題材,通過具象的描繪和細膩的意象,展示了壁畫中的飛泉景觀。詩人運用生動的形象描寫,將飛泉從云中落下的景象描繪得栩栩如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描述飛泉的聲響、云霧的籠罩和樹枝的偏斜,詩人將場景描繪得更加生動有趣。
詩中提到的雙劍象征著儒家學問的重要性,儒者應當以學識和智慧為武器,為社會作出貢獻。這里體現了作者對儒家思想的崇尚和推崇,以及對知識分子的期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塵土大道的思念和對美食的向往。在追求理想的同時,詩人也不忘對生活的關注和熱愛。這種對塵世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詩歌更加貼近人情,富有人文關懷。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深入的思考,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文關懷的追求。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儒家學問和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學識和人文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