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劉判官赴豐州(一作赴天德軍) / 作者:盧綸 |
銜杯吹急管,滿眼起風砂。
大漠山沈雪,長城草發花。
策行須恥戰,虜在莫言家。
余亦祈勛者,如何別左車。
|
|
送劉判官赴豐州(一作赴天德軍)解釋: 《送劉判官赴豐州(一作赴天德軍)》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銜杯吹急管,
滿眼起風砂。
大漠山沉雪,
長城草發花。
策行須恥戰,
虜在莫言家。
余亦祈勛者,
如何別左車。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送別名叫劉判官的人前往豐州(也有一種說法是前往天德軍)而創作的。詩人盧綸通過描繪戰士們的壯麗場景和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劉判官的祝福和別離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戰士的英勇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劉判官的送別和祝福之情。以下是對每個意象的賞析:
詩的開頭,"銜杯吹急管",揭示了詩人與劉判官共飲的場景,吹奏急促的管樂,凸顯了臨別的激動之情。
接著,"滿眼起風砂",描繪了大漠中風沙彌漫的景象。這一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劉判官遠行的關注和憂慮之情。
"大漠山沉雪,長城草發花",通過描繪大漠山脈上積雪和長城上的花草,強調了邊疆地區的艱苦環境和戰士們的頑強精神。
"策行須恥戰,虜在莫言家",詩人表達了對劉判官的期望,希望他在行動中能夠保持戰斗的勇氣和斗志。"虜在莫言家"暗指敵人在等待被擊敗,表達了對劉判官戰勝敵人的期望。
最后兩句"余亦祈勛者,如何別左車",詩人自謙地表示自己也希望能有所建樹,但同時也表達了對劉判官離別的不舍之情,詩人不忍分別。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士的壯麗場景、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了對劉判官的祝福和對他在戰場上的勝利的期望。同時,詩人也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功勛的追求,以及對離別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