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中丞酬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云觀…李早年同居此觀 / 作者:盧綸 |
顯晦澹無跡,賢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鶴,忽乃傳雙魚。
敘以泉石舊,悵然風景馀。
低回青油幕,夢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滿,雪壇松影疏。
沈思矚仙侶,紓組正軍書。
積學早成道,感恩難遂初。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
|
|
和李中丞酬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云觀…李早年同居此觀解釋: 這首詩是唐代盧綸所作,題為《和李中丞酬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云觀…李早年同居此觀》。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顯晦澹無跡,賢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鶴,忽乃傳雙魚。
敘以泉石舊,悵然風景馀。
低回青油幕,夢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滿,雪壇松影疏。
沈思矚仙侶,紓組正軍書。
積學早成道,感恩難遂初。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于過去時光和現實景象的感慨和思索。詩人表達了對李中丞的敬佩,稱贊他的品德高尚,如常晏般賢良。詩人借鶴和魚的形象來比喻李中丞的警覺和傳承精神。
詩人回憶過去,提到了泉水和石頭等舊時景物,感嘆時光流轉,遺留下的只有悵然的風景。他描述了自己沉浸在幽靜的景云觀中,宛如在夢中居住在白云之間。
詩中還描繪了景云觀內的美景,如玉洞中彌漫的桂花香氣,雪壇上稀疏的松樹影子。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靜思默想,期待與仙侶相聚,寬慰內心的軍旅之憂,以及紓解心中的煩擾。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早年積累學問而通達道義的成就,并感激李中丞對他的啟蒙。詩人以自己的歸宿是否能與梅花相伴作為結尾,表達了對于人生歸宿和境遇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淡泊的筆觸寫出了詩人對于過去時光和現實境遇的感慨和思索。通過描繪景云觀的幽靜景象,以及李中丞的品德和傳承精神,詩人抒發了對美好事物和高尚品質的贊美之情。
詩中運用了鶴和魚的意象來比喻李中丞,展現了他的警覺和傳承的精神。同時,通過描述景云觀內的美景,如桂香和松影,詩人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夢幻的氛圍,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寧靜和對于理想歸宿的追求。
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和淡雅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境遇和處世之道的思考。詩人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于光陰流轉和生命歸宿的思索,以及對美好事物和高尚品質的贊美之情。這首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思考,展示了盧綸作為唐代文人的才情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