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酬友人 / 作者:盧綸 |
看山獨行歸竹院,水繞前階草生遍。
空林細雨暗無聲,唯有愁心兩相見。
|
|
雨中酬友人解釋: 《雨中酬友人》是唐代盧綸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獨自行走在雨中歸到竹院,院中的草地被雨水浸潤,周圍是一片寧靜的空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作者內心的愁苦得以顯現(xiàn),只有心中的憂慮與外界的雨水相互陪伴。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朝代:唐代
作者:盧綸
看山獨行歸竹院,
水繞前階草生遍。
空林細雨暗無聲,
唯有愁心兩相見。
詩意和賞析:
《雨中酬友人》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面對困境、內心紛亂時的孤獨和苦悶。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突出作者內心的愁苦情感,將雨水與心中的憂愁相比擬,強調心靈的孤獨和痛苦。
首先,詩中的山、竹院、細雨等自然景物烘托出一種幽靜、安詳?shù)姆諊纬膳c內心憂愁對比的鮮明畫面。山的宏偉,竹院的幽靜,地上長滿的青草和環(huán)繞的水體,都表達了生活的平靜與自然的美好。而這一切與作者內心的痛苦構成了鮮明的對比。細雨是默默無言的,只有作者的愁人心與之相互呼應。
詩的中心思想是表達作者遭受困境時內心的孤寂和痛苦。作者孤獨獨行觀賞山景,歸到竹院,卻在空寂的林中聽到細雨的聲音。這細雨使得原本安靜的山林更加寂靜,凸顯出作者內心的痛苦和愁悶。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藍本,強調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通過自然的安靜來映襯出作者內心的孤獨。詩中有一種無言的吶喊,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作者的表意結合,將作者內心的孤獨表達出來。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主題,通過自然景色來烘托了作者內心的情緒,展現(xiàn)了唐代凄涼詩的特色。它對讀者有一種自由的感召力,讓人對作者內心的困惑和孤獨感到同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