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耿拾遺春中題第四郎新修書院 / 作者:盧綸 |
得接西園會,多因野性同。
引藤連樹影,移石間花叢。
學就晨昏外,歡生禮樂中。
春游隨墨客,夜宿伴潛公。
散帙燈驚燕,開簾月帶風。
朝朝在門下,自與五侯通。
|
|
同耿拾遺春中題第四郎新修書院解釋: 同耿拾遺春中題第四郎新修書院
得接西園會,多因野性同。
引藤連樹影,移石間花叢。
學就晨昏外,歡生禮樂中。
春游隨墨客,夜宿伴潛公。
散帙燈驚燕,開簾月帶風。
朝朝在門下,自與五侯通。
詩詞的中文譯文:
與耿拾遺一同來到春天的中心景點題寫第四郎新修的書院
得到了參觀西園的機會,很多都是因為我們有相同的野味。
藤蔓引來了連綿樹影,石頭之間移來了繁花。
學習智慧在晨昏之外,歡樂生活在禮樂之間。
春游的時候跟隨墨客,夜晚在書齋里與潛公共度。
翻開書冊,燈光驚擾了飛燕,拉開簾子,月亮帶來了微風。
每天早晨都在書院門口,與五侯通達。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同耿拾遺一同參觀第四郎新修的書院,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野性美和學習生活,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與文化的贊美和追求。詩人通過喜悅的語言,表達了在書院的歡樂和愉快的時光。
賞析:
此詩以描繪春天和書院的場景為主,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藤蔓連樹、石頭間花叢的描繪,展現(xiàn)了自然界中的美麗景色。詩人表達了對學習和文化的追求,并通過與墨客一同春游、與潛公共度夜宿的描寫,突出了書院的學識氛圍和歡樂氛圍。最后兩句“散帙燈驚燕,開簾月帶風。朝朝在門下,自與五侯通。”凸顯了詩人常在書院的境界和與五侯交往的地位。整首詩抒發(fā)了對自然美、學問和友誼的熱愛與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