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 / 作者:盧綸 |
禮足一垂淚,醫王知病由。
風螢方喜夜,露槿已傷秋。
顧以兒童愛,每從仁者求。
將祈竟何得,滅跡在緇流。
|
|
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解釋: 《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
望著月色禮足一垂淚。
醫王諒知病由自取,
風中螢火閃爍夜幕間。
露濕槿花已傷秋意,
卻是兒童們所愛憐。
他們常常向仁者求助,
但祈求終究難以如愿。
他們的存在漸漸消失,
仿佛在黑暗中消失蹤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場景,與一群人一同在藏公院中暢談。詩人望著明亮的月色,不禁感到惋惜之情,眼淚流淌下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提到了"醫王",這是指醫學的泰斗扁鵲,他深知疾病的癥結在于個人的行為和習慣。此處意味著人們應該自己承擔起自身的健康責任。
接下來,詩人觀察到風中的螢火,它們在夜幕中閃爍,給人帶來喜悅和溫暖。然而,露濕了槿花,已經傷害到了秋天的氣息,這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
詩中還提到了兒童們對槿花的喜愛,他們常常向有仁慈之心的人求助。然而,他們的祈求最終很難得到滿足,仿佛他們的存在逐漸消失在黑暗中,無法留下痕跡。
整首詩詞通過對秋夜景色的描寫,融入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人通過對人們追求健康、兒童純真和仁慈之心的描繪,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和命運的思索,以及對于無法實現愿望的遺憾和無奈的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