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 / 作者:盧綸 |
野寺鐘昏山正陰,亂藤高竹水聲深。
田夫就餉還依草,野雉驚飛不過林。
齋沐暫思同靜室,清羸已覺助禪心。
寂寞日長誰問疾,料君惟取古方尋。
|
|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解釋: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自己的山寺中承受寂寞和疾病,通過與友人的書信往來尋求安慰和思考。詩意中充滿了對山寺的寧靜和幽深的描繪,以及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病痛的訴說。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譯文:
山寺里,寺鐘在黃昏時分敲響,山影籠罩在濃郁的陰云之中,
雜亂的藤蔓攀爬著高高的竹子,水聲在深處回蕩。
農夫送來的口糧還是依靠草地養活,野雉受到驚嚇飛不過林間。
在齋房里,我暫時停下了修行的思考,清瘦的身體感到修行的輔助。
孤獨的日子又漫長,誰會關心我的病情,我想你只會尋找古方。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己的山寺生活和身體狀況,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寂寞和思鄉之情。詩人用簡潔的語言刻畫了寺院的景象,通過山寺中的鐘聲、山影、藤蔓、竹子和水聲等元素,表現了山寺的寧靜、幽深和靜謐之美,給人一種深邃而安詳的感受。同時,詩人也通過對農夫送來的食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和人類之間的和諧共處,并通過野雉的形象,表達了自然界的驚懼和恐懼。
詩人在齋房里思考思考修行的事情,他在身體狀況衰弱之際,寄望于修行能夠得到更多的心靈和身體的庇護和滋養。而對于自己的病情,詩人卻感到無人關心,甚至漠不關心。他將病情的描述交給了李端公,希望他通過尋找古方,來解決詩人的疾病。這既是詩人對友人的信任和期盼,也是對過去智慧和傳統的寄托和追尋。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展示了山寺生活的靜謐和恬淡,以及詩人對病痛的心情和希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友人的信賴,詩詞中融入了對自然、人生和心靈的思考和思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病痛、孤獨和對生活的追求。這首詩詞給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感受,讓人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