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校書赴東川幕 / 作者:盧綸 |
泥坂望青城,浮云與棧平。
字形知國號,眉勢識山名。
編簡塵封閣,戈鋋雪照營。
男兒須聘用,莫信筆堪耕。
|
|
送李校書赴東川幕解釋: 《送李校書赴東川幕》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泥坂望青城,
浮云與棧平。
字形知國號,
眉勢識山名。
編簡塵封閣,
戈鋋雪照營。
男兒須聘用,
莫信筆堪耕。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李校書前往東川幕(軍事地區)的情景。詩人站在泥坂上,遙望著遠處的青城,看到浮云與山峰的高度差不多。他通過字形來認識國家的名稱,通過眉宇間的神情來識別山峰的名稱。他看到編纂的文件被塵封在閣樓中,軍士們手持戈矛在雪中行軍。詩人呼吁年輕的男子應該擔任重要的職務,而不是只依靠寫字耕種。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軍事環境,抒發了詩人對時代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呼吁。詩中的泥坂、青城、浮云和棧道等景物,以及字形、眉勢、編簡和戈鋋等形象,展示了詩人對細節的觀察和感悟。他通過觀察自然景色和人物行為,呼吁年輕人應該以實際行動為國家作出貢獻,而不僅僅局限于書寫和農耕。這種呼吁體現了唐代士人的責任感和對時代發展的關注。
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清晰,通過描寫細節展示了詩人的觀察力和思考深度。它既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憂慮,又蘊含了對年輕一代的期望。這首詩詞在揭示當時社會氛圍的同時,也對讀者提出了反思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