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 作者:盧綸 |
坐見春云暮,無因報所思。
川平人去遠,日暖雁飛遲。
對酒山長在,看花鬢自衰。
誰堪登灞岸,還作舊鄉悲。
|
|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解釋: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是唐代盧綸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坐見春云暮,無因報所思。
川平人去遠,日暖雁飛遲。
對酒山長在,看花鬢自衰。
誰堪登灞岸,還作舊鄉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景色以及詩人的內心情感。詩人坐在灞亭上,看到春天的云彩漸漸變暗,心中充滿了思緒,卻無法找到表達的方式。川平的人們都遠去了,只有孤雁在溫暖的陽光下飛行較晚。詩人對著酒杯,山巒依舊矗立,但他自覺發絲漸漸斑白。他不禁感慨,有誰能夠爬上灞岸,回到故鄉,感受舊時的悲傷。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變化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離鄉別井的孤寂和思鄉之情。詩人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展示了對所見景物的細膩觀察和對人事的深沉思考。
首句“坐見春云暮,無因報所思”,以“春云暮”來表達春天漸漸過去的意象,詩人內心的所思所想卻無法找到適當的表達方式。接下來的兩句“川平人去遠,日暖雁飛遲”,通過描述人們離去和孤雁歸來的情景,強調了離鄉別井的孤寂和寂寞。在這種境況下,詩人對酒杯的對視,山巒的依舊以及自己鬢發的自衰,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最后兩句“誰堪登灞岸,還作舊鄉悲”,詩人以灞岸和舊鄉為象征,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回歸的渴望,同時也展現了離鄉背井的悲傷之情。
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通過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交融,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思鄉和思考。它揭示了人在離鄉背井之后的心靈困頓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給人以無限遐想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