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定陵寺(寺在陵內(nèi)) / 作者:盧綸 |
古塔荒臺出禁墻,磬聲初盡漏聲長。
云生紫殿幡花濕,月照青山松柏香。
禪室夜聞風過竹,奠筵朝啟露沾裳。
誰悟威靈同寂滅,更堪砧杵發(fā)昭陽。
|
|
宿定陵寺(寺在陵內(nèi))解釋: 譯文:
在定陵寺里過夜(寺廟在陵墓內(nèi))
古塔和荒涼的神壇出禁墻,
佛鼓聲剛剛散去,時鐘聲長久回響。
云層漂浮在紫色的殿宇上,幡花濕漉漉地沾濕,
月光照耀在青山上,松柏散發(fā)出香氣。
夜晚禪室里聽到風吹拂竹葉的聲音,
早晨開啟祭祀之宴,露珠沾濕了衣裳。
誰能領悟莊嚴與靈秀共同消失的真諦,
更讓人心動的是砧杵敲擊發(fā)出的昭陽之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定陵寺的宿夜景色和禪修場景。盧綸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古塔、神壇、殿宇、青山和松柏的景象。詩人通過揭示寺廟中的聲音和氛圍,表達了對佛教藝術和文化的熱愛與追求。
在詩中,寺廟里韻律悠長的佛鼓聲和時鐘聲相呼應,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紫殿、幡花和青山松柏的描繪,使整個場景充滿了靜謐。禪室里傳來的風聲和竹葉的聲音,更增加了一種清涼和恬靜的氣息。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用威靈和昭陽為象征,寓意著佛教教義的普及和傳播。他呼喚讀者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深思熟慮,領悟生命的真諦。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飽滿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佛教寺廟的景觀和禪修精神的熱愛與追求。通過揭示自然景觀與內(nèi)心修行的關聯(lián),詩人傳達了對生命和宇宙真理的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