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日朝回中夜書情,寄南宮二故人 / 作者:盧綸 |
鳴珮隨鹓鷺,登階見冕旒。
無能裨圣代,何事別滄洲。
閑夜貧還醉,浮名老漸羞。
鳳城春欲晚,郎吏憶同游。
|
|
元日朝回中夜書情,寄南宮二故人解釋: 《元日朝回中夜書情,寄南宮二故人》是唐代盧綸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旦早晨回到宮廷,書寫深夜思念之情,寄給南宮的兩位故友。鳴珮(古代官員的佩玉)隨著白鷺鳥飛翔,登上臺階看見皇帝的冠冕。我無法輔佐圣明的時代,為何還待在這個無關痛癢的島嶼上?在閑暇的夜晚,我貧窮地沉醉,名利的浮華漸漸羞愧。鳳城(指長安,唐朝的都城)的春天即將結束,我想起與郎官一同游玩的時光。
詩意:
這首詩詞以元旦之日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詩人沉浸在深夜的寂靜中,感慨自己無法在圣明的時代有所作為,對自己的無能感到遺憾。他把自己比喻為一只追隨白鷺鳥的鳴珮,登上臺階,卻只能遠遠看見皇帝的冕旒,無法參與權力之中。詩人感到自己的名利已經失去光彩,漸漸感到羞愧。然而,他仍然懷念與故友一同游玩的時光,回憶起在長安的春天中歡樂的時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境遇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人以元旦之日為契機,抒發(fā)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并且通過自身的體悟,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疑問與追求真實內心的渴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己的無能與與故友的歡樂游玩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fā)真情實感的方式,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自身命運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深入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