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 / 作者:盧綸 |
野寺鐘昏山正陰,亂藤高竹水聲深。
田夫就餉還依草,野雉驚飛不過林。
齋沐暫思同靜室,清羸已覺助禪心。
寂寞日長誰問疾,料君惟取古方尋。
|
|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解釋: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寺的鐘聲在山谷中逐漸昏暗,山林中的藤蔓紛亂,竹林間的水聲深沉。田夫們按照草原上的風俗,將餉食奉還給大地,野生的雉鳥驚飛時不離開林間。我沐浴齋戒,暫時與寧靜的房間相思,雖然我清瘦憔悴,但已覺得有助于修禪養性。孤寂的日子漫長,誰來問詢我的疾病,我知道你只是來尋找古代的方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盧綸在野寺病居時的景象和思考。他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自然景物的變化和自己的內心感受,展示了一個詩人與自然、與心靈的交融。
賞析:
1.自然景物描寫:詩中通過描繪野寺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寧靜而深邃的自然圖景。鐘聲昏暗、藤蔓紛亂、水聲深沉,傳達出一種寂靜與神秘感。這些景物的描繪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2.生命哲理:詩人通過描述田夫將餉食還歸大地、野雉驚飛不過林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秩序和生命循環的思考。詩人在病居中齋沐暫思,清羸已覺助禪心,體現了修身養性、追求心靈凈化的意境。
3.孤寂與尋找:詩人在病榻上度過孤寂的日子,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渴望得到關懷的情感。最后兩句表明他理解李端公只是來尋找古方藥,而非關心自己的病情,進一步強調了孤寂和尋找的主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盧綸在病居中的內心體驗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傳遞了詩人對自然、人生和心靈的深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