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 作者:蘇軾 |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
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
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
恐異時、懷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難必。
人縱健,頭應白。
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
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
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
|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解釋: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
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
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
恐異時、懷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
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
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
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譯文:
天空難道沒有情感,天地也有解脫之時,多情之人留作客。
春天已經溫暖,早晨起來發生何事,屋外還飄著輕雪。
君去過了春天,身披華麗的衣袍,我應該回歸,沉溺于泉石之間。
恐怕在異地,酒醉之際突然想起相思之情,云山相隔。
人世間的事情,都難以預測。縱然身體健壯,頭發卻會變白。
何妨再次暢飲一杯,這樣的快樂難以再找到。
欲向佳人傾訴離愁之苦,淚珠已經凝結在雙眼睫毛上。
但請不要讓新的春天歸來時,音信斷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正月十三日送別文安國(蘇軾的朋友)返回朝廷時所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別的思念之情,并以此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詩的開頭,蘇軾以“天豈無情,天也解”開頭,表達了人們常常將離別歸咎于天道無情的心境,但同時又表示天地之間總有解脫的時刻,以此安慰自己和朋友。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春暖花開,但仍然有輕雪飄落,展現了季節交替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君去過了春天,身著華麗的衣袍,而作者則應該回歸平淡的生活,回到泉石之間安享簡樸。
接著,蘇軾表達了在異地時,突然想起朋友的相思之情,但云山相隔,無法親近。他認識到人世間的事情都難以預測,即使身體強健,年歲也會使頭發變白,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化。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友人的離別之苦和對重逢的期盼,希望能與佳人傾訴離愁之苦,但又擔憂新春歸來時音信斷絕的可能。
整首詩詞以離別和思念為主題,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和自我感慨,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蘇軾以獨特的語言和意象,展示了離別的痛苦和對重逢的渴望,同時也抒發了對人生無常和變化的感慨。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